PETCT对判断肿瘤性质、评价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作用比较准确,因而对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有很大意义;但是不建议把它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除非是肿瘤的高危人群。身体强壮的中青年、没有任何肿瘤迹象的群体根本没必要做这种检查。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全国每年接受X射线影像诊断的患者达2.5亿人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医疗照射已成为中国目前较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而PET-CT的使用在各地的体检中有增长趋势,它的适用范围被扩展到了普通人群,其查癌功效被说得神乎其神。
PETCT的辐射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和PET-CT扫描两部分。做检查者一般需要注射放射性核素作为显影剂,这本身就带有辐射性。经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毫居里/公斤体重的注射计量来算,一般情况下受检者所注射的放射性显影剂的计量不会超过10毫居里。也就是说,做1次全身PET-CT检查辐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PET-CT也会漏诊一部分低代谢肿瘤,包括肾透明细胞癌、黏液性肿瘤、肺泡细胞癌,还会漏掉一些有着特殊代谢的肿瘤,如肝细胞性癌。此外,PET-CT的空间分辨率也是有限的,临床上4~5毫米以下的肿瘤,代谢即使高有时也很难探测出来。
PETCT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不要乱用。PET-CT有辐射,但是还是相对安全的。一些正常人群可以选择避免这样不必要的辐射,但肿瘤高危人群和肿瘤人群则不应因怕辐射而丧失发现和治疗肿瘤的机会。